“免费赠险”并不“保险”-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12 12:10:16
来源:南方日报

“免费赠险”并不“保险”

字体:

  “点了一份6毛钱的保险,实际一年需要缴纳300多元。”据媒体报道,宣称“首月0.6元”就有百万保额的某款互联网保险,却变成了风险之源,想想就很讽刺。

  这不过是“首月0元”保险的变种。近年来,监管已下发多个文件,叫停了该业务。但披上“魔方业务”外衣后,这一模式又卷土重来,其运作逻辑大体不差:以免费赠险或以低保费、低保额、高免赔保险等方式吸引客源,进而引导客户“升级”投保常规百万医疗险。

  看似处处让利,实则步步是坑。首先,“首月×元”不过是概念游戏,保费的大头都被摊到了后期,该告知的保险责任却被轻轻带过:比如,客户告知书、服务协议等关键文件竟然可以一键勾选“已阅读”;其次,明明投保已经完成,却用诸如“保障完善”之类的话术,让客户再去买入远超预计金额和实际需要的产品;再次,广告链接暗藏玄机,一不小心就“被投保”,还能悄悄地开启“自动续费”;最后,当客户发现已经上当,却遭遇投诉无门,退保的入口所藏之深,堪比商家的千层套路。

  真正的诚意,不看吆喝看服务。动辄把“免费”挂在嘴边,消费者反而应该提高警惕:其一,羊毛出在羊身上,免费的往往是最昂贵的,“小恩小惠”背后都是精算;其二,个别险企利用人的“损失厌恶”,制造出“不下手就错过”的错觉,比如,首月保费虽然只有几毛钱,但由于保险一般都有一定的等待期,百万医疗险较难触发,对客户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反之,险企却能借机将客户“圈起来”,继续拓展其他销售业务,甚至滋生出诱导消费、电话信息骚扰等乱象。

  相较于其他商品,保险产品有许多特殊性。它是无形产品,无法试用,且各种条款较为复杂,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决策成本高,口碑效应极为重要。片面追求短时间内的销售规模,不断翻新“忽悠式营销”的把戏,不仅是单纯的短视行为,更是加剧了恶性竞争,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挑战了法律的底线。2022年7月,某保险公司就因销售保险产品时宣传“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与产品备案的条款费率不一致,被银保监会罚款100万元,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罚。

  立得住信任,才能赢得未来。一方面,监管既要把握全局,也要照亮“隐秘的角落”,正如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此前监管严控之下,规模较大的机构基本已形成一定的合规意识,但一些中小保险中介机构容易铤而走险。另一方面,保险的基本功能是风险转移,个别险企若是想偷偷转嫁给客户,还是趁早收手,莫等到失信再难挽回。(钟 颐)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