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质生产力出海拉美

2025-02-07 14:07:14 来源: 《环球》杂志

 

位于圣保罗的华大智造巴西客户体验中心

文/《环球》杂志记者 张海鑫

编辑/胡艳芬

  2024年底,北京康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美特)董事长葛世立作为中国企业家代表远赴秘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说起来,这是第一次踏足拉丁美洲,但实际上,他和他的企业与这片土地早已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电视、手机、汽车、运动头盔……康美特研发的高分子新材料早已跟随众多产业链下游品牌的脚步,进入了众多拉美家庭。

  不久前,一场机器人大赛在墨西哥落幕,全球300多支青少年队伍参赛。广州中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鸣机器人)在深耕拉美市场多年后,将世界机器人大赛——Super AI超级轨迹赛带入墨西哥。

  在巴西圣保罗布鲁克林区的一个270平方米的建筑内,分布着各类实验室仪器,它们以更先进的技术、更低廉的价格为当地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人员提供基因技术支持。这座华大智造巴西客户体验中心自2024年投入使用以来,便吸引了众多目光,为拉美地区突破基因组学研究的成本瓶颈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科技独角兽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出现在拉美市场,正在成为本轮中企出海潮的重要特征。

下一个“爆款市场”

  遥远的拉丁美洲,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陌生之地。但那里的民众对中国品牌却并不陌生。

  近些年,华为、滴滴、小米、联想、腾讯、比亚迪、vivo、OPPO纷纷进入拉美市场。统计显示,拉美是中国海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中国是拉美第三大投资来源地。有市场分析认为,拉丁美洲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下一个“爆款市场”。

  对此,葛世立十分认同:“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拉美地区人口超过6亿,65%为青壮年,其中大多数人的消费意愿强烈,对高品质商品需求不断增加。巨大的市场潜力自然会吸引企业纷至沓来。”葛世立还指出,拉美市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9%,以巴西为例,其智能手机的用户超过1亿,手机端日平均使用时长在5小时左右,旺盛的消费电子类产品需求,让作为电子封装材料供应商的康美特对拉美充满好奇。

  人口红利加之极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如今的拉美市场像极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繁荣之初,这让更多科技企业对拉美市场产生兴趣。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机遇,近几年我们开始加大在拉美市场的运营力度。”中鸣机器人副总经理洪永鉴对《环球》杂志记者表示,目前STEAM教育(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多领域的综合教育)在拉美地区的国家开始流行,普及度也相对较高。得益于此,中鸣机器人在拉美地区已连续3年保持着业务增长势头,目前在拉美地区的销量已超过了公司在欧美和亚洲地区的销量,成为中鸣机器人在海外销量排名第一的销售区域。

  “起初,很多企业是由于中美经贸摩擦才转向拉美,更多地是把它当成一个跳板或是北美市场的‘连接器’,但实际上拉美市场本身就已经足够大了。而且作为新兴市场,拉美地区对传统产品、品牌的忠诚度并不像发达国家那么高,这意味着中国的新兴品牌将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中国企业的产品凭借质量好、功能全、价格优等优势,深受拉美市场的欢迎,所以中国产品在当地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洪永鉴说道。

  “如今,随便走入秘鲁首都利马的一个商场,就能看小米、TCL等中国品牌。其中有很多都是我们的下游企业,这让我感到很亲切。”葛世立告诉《环球》杂志记者,此次赴秘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还让他看到了高性能改性塑料在拉美运动装备市场的潜力,“2025年康美特希望跟随产业链的脚步走进拉美”。

  随着更多科技企业布局拉美,人们对中企出海的印象正在发生转变。以往提到中企拉美投资,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厄瓜多尔的曼塔国际机场、安提瓜和巴布达的“圣约翰港”、秘鲁的钱凯港等由中企参与投资建设或改扩建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然而,“近两年接触到的拉美朋友,跟我们聊得最多的却成了中国的电动汽车品牌。”洪永鉴说。

  智库“美洲对话”组织202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的投资活动随时代发展不断演变,从矿产开采扩展到重型基础设施建设,再到“进一步聚焦于创新领域,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可再生能源及其他新型产业”。

低垂的“创新果实”

  科技企业选择哪里,哪里就会成为科技创新的发生之地。本轮新质生产力出海,首先带到拉美的便是中国低垂的“创新果实”。

  创新是昂贵的,它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靠着先发优势不断筑起科技高墙。“但科学研究不能受制于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以合理的成本开展科技创新是一个重要课题。”在遇到华大智造之前,作为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学者的莱蒂西亚·马可林,一直在寻找这样的解决方案。

  “华大智造的技术和设备让我看到希望,它们可以用更快的测序速度、更低的测序成本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人员提供基因技术支持,有望真正推动巴西基因组学的发展。”莱蒂西亚·马可林如此向更多巴西研究人员分享来自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如今的他已成为华大智造巴西客户体验中心的现场应用专家和实验室经理。

  “拉丁美洲人群有别于其他地区人群,这里是世界上人种齐全、民族繁多的地区,基因组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大。”华大智造拉丁美洲总经理张永卫向《环球》杂志记者介绍,“但生物技术已逐渐与信息技术并行,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层共性技术,突破行业的技术边界。以科技造福发展中国家及民众势在必行。”

  过去,欧美已经有不少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但欧美国家的测序人群都是以白人为主,其代表性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限的。免疫学博士兼巴西罕见病基因组项目首席研究员若昂·博斯科认为,欧美的一些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混血人口和其他种族,“但大规模人群研究往往局限在研究资金集中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在非白人人群作出更多的努力。”

  为此,博斯科主导了巴西罕见病基因组项目,并引进了华大智造的技术和设备,“华大智造的设备提高了我们快速、大规模地测序DNA的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快、更低成本地拿到结果,而且数据质量很好。”

  华大智造基因测序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打破了拉丁美洲基因测序市场的成本瓶颈,让欧美轴心以外的国家进入了世界研究舞台。根据Market Data Forecast的数据统计,拉美基因组学的市场规模在2024年可达19.5亿美元,到2029年可达30亿美元。报告称,推动拉美基因组学市场增长的因素,是基因测序价格的持续下降。

  2023年,华大智造研发的DNBSEQ-T20x2超高通量测序仪将单例测序试剂成本降到100美元以内,让“人人基因组时代”在拉美也成为可能。

  2015年,国际封装硅胶巨头道康宁对康美特LED有机硅封装胶提起专利权纠纷诉讼,最终康美特胜诉,一战成名。

  “跨国公司经过多年积累,深谙专利玩法,在申报核心技术专利的同时还会围绕核心专利构建范畴极其广泛的一个专利保护圈。”葛世立说,为了突破外硅胶产品专利封锁,康美特一直在努力。“我们拥有一支以多位中国科学院权威专家为核心的研发团队,用数十年的时间,才逐渐实现了高分子领域进口材料的国产替代。”

  未来,康美特在国内的逆袭或许也能在拉美市场重新上演,让拉美制造商可以不用经历漫长而痛苦的技术突破,便能实现相关行业的创新转型。

接驳拉美再工业化

  “第一次驾驶这辆巴士时,我有种一见钟情的感觉。”在巴西圣保罗州的圣若泽杜斯坎普斯市,市区巴士路线“绿线”司机亚历山德拉将自己所驾驶的电动巴士比作情人。她驾驶过厢式货车和柴油巴士,但高科技的电动巴士更得她的心。

  这些外形极具现代感的电动巴士来自比亚迪。据估计,巴西和拉美目前分别有600多辆和6000多辆电动巴士在运行,包括比亚迪、北汽福田、宇通客车等多个中国品牌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也为拉美绿色转型提供助力。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马科斯·科代罗·皮雷斯表示,许多拉美国家都在推动绿色转型,主要目标是借能源转型带动再工业化,建立起新的经济模式,摆脱对低附加值商品出口的依赖。

  2023年希音首个巴西工厂正式投产;比亚迪在南美洲的首个海外整车工厂——巴西戈亚斯州工厂,计划于2025年初开始生产;华为和其他中国通信技术公司在拉美地区扩大发展数据中心、云计算和5G技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在拉美投资设厂,不仅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更为拉美本土产业链升级带去了大量资金、技术,为拉美再工业化培育和储备了大量产业人才。

  此外,跟随中国企业进入拉美市场的中国赛事,还将为中拉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埋下伏笔。“世界机器人大赛——Super AI超级轨迹赛是中鸣机器人创立的赛事品牌,2023年,通过与墨西哥当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终于将这项中小学的机器人竞赛活动带到了拉美。2025年我们将会在墨西哥、哥伦比亚、巴西组织3场Super AI赛事,让这些赛事活动更好地覆盖拉丁美洲,让各赛区胜出的选手来中国比赛交流。”洪永鉴说。

  中拉投资合作正不断向“新”而行,开拓新的合作领域与合作空间。智利前驻华大使、美国波士顿大学帕迪全球研究学院教授贺乔治认为,这一转变与拉美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紧密契合。中国有望发挥关键作用,为拉美地区注入急需的新发展动力。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