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分社秦华江:记者的血性
作为新华社记者,对这四句话一定不陌生,“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随着调查研究不断深入,我对这四句话的认知,日新日进。只有把忠义赤诚融入血液,才能做得到这支笔为人民而书,而血液中带着忠义赤诚,就是我要说的血性。
自本年4月18日在常州的原常隆化工毒地连续5天蹲点调查后,22日,分社总编室收到线索,位于长江边的靖江一化学品仓储库发生大火,要求记者迅即赶到现场。
刚到现场,我们就看到冲天的火焰。一车三人,直接越过警戒线,奔赴火灾爆燃核心区。顾不上安全与否,摄影记者李响掏出相机,迅速靠近,快门一声声作响。
李响迎着大火奔跑的样子,被分社驾驶员拿出手机,拍了一段小视频,引爆了朋友圈。前方火光映天,大家看完,就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即视感。当时的我,赶紧找消防员了解情况,并向后方第一时间报告了流淌火窜出,火势变大这一新情况。为了弄清救援实况,我们还多次在警戒线和现场实施穿梭,这也成为我们离死亡最近的一次采访。
稿件的及时播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央主要领导批示后,上海专业化工队和江苏多个地级市的消防队伍火速赶赴现场,火势在燃烧了16个小时候后,在凌晨被扑灭!我们的舍生忘死,实时助力祸患终得控制!
采访结束后,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心有余悸。因为,假如发生连环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不仅是饮用水成问题,方圆两公里有可能被夷为平地,也许是一场公共安全的大事件。
一位指挥救援的参谋总长说,“这类大火发生在西方国家,一般是不救的,因为火情太复杂,易燃爆燃品太多,但在我们国家不行,因为周边是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人口密度最高,所以我们没有退路?!?/p>
我想说,他们没有退路,我们新华社记者也没有退路,因为我们肩上有职责,心中有忠诚,笔下有千钧,消防官兵是穿军装的血性军人,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血性文人。
再讲一个故事。今年年初,“长江生态文明建设”小分队和相关调查人员接到举报,长江流域某两省交界处,有一家化工厂长年对下游村民实施“水陆空”立体污染,南风起时,空气就散发浓烈的臭鸡蛋味;洗好的白衬衫在外挂晒一天,傍晚收回就“变黄”。在枯水期,企业通向长江的排污通道,长期被污水浸泡,有大量黑色污染物沉积。这些污染物,等河水上涨后,在江中居然冲成了一条长长的黑色污染带,犹如吃人的黑龙。
因为涉及省际跨界执法,下游地区的基层环保执法部门根本无法到上游取证,导致江对岸的上游污染企业的违法行为,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一到在村中潜伏,先在暗处摸清情况。我们发现,从书记到普通村民谈及江对面的一家化工企业,无不愤懑异常却又无可奈何,那种盼着国家为他们做主的眼神,一辈子难以忘怀。
根据排污一般特点,我们决意凌晨出发,不仅可以躲避监控,也是看准这一时机是企业排污高峰期。我们顶着寒冷的江风坐船渡江到对岸,刚靠泊,我们就闻到了刺鼻的化工废水味。用塑料瓶取样一闻,一分钟内要干呕十来次,一些污染指标经检测后发现,甚至超标近千倍。
这家企业在当地颇有来头,在线监测的环保数据一直都正常,动辄代言和冠名一些环保类比赛。面对这样的企业,我们有责任伸张正义,我们要打击的就是“人前是天使,人后是魔鬼”的违法主体。
稿件播发后,效果立竿见影,违法主体不仅被罚款,还被司法处置。但纵观整件事,恐惧一直伴随着记者。如果遭遇冲突该怎么办?为此,我还专程在出发前一星期内,加大了散打训练强度,每天多打二十分钟沙袋,力争在遭遇意外冲突中,一招制敌,及时脱身。也担心凌晨走船,遭遇意外,因为江上天气和陆上相差太大。
然而,当我们想到排污口的下游不远处就是取水口,想想江苏近80%的人口饮用长江水,想想南水北调调到京津地区的也是长江水,我们便浑身充满力量,勇气和血性战胜了一切。
古语云“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今年是我入职第五年,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血性的记者,除了和自己研习武术有关,更主要的还是和周边环境有关,新华社的环境塑造了我。
从大环境来说,有前辈“勿忘人民”的谆谆教诲;从小环境看,分社是一个敢于亮剑的“团队”,比如骆马湖非法采砂报道,总编室领导身先士卒,无惧湖面上的刑满释放人员和船上的藏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再如龙卷风报道,冒着电线掉入水中带来的触电风险及各种?;返亩酒孤段O?,我们的队伍向着太阳前进,“遇到突发无需吼,该出手时必出手”。
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为了改良当时不良社会风气,将心学凝成“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今天我想说,只要此心光明,永葆血性,就不会辜负我们的事业,不会辜负我们的使命,不会辜负我们的时代,不会辜负最终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