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细数全球卫生治理的“中国亮点”
新华社日内瓦1月19日电 特稿:细数全球卫生治理的“中国亮点”
新华社记者 张淼
瑞士城市日内瓦被称为“最小的大城市”,它是全球主要卫生机构的聚集地,也可以说是全球卫生治理的“神经中枢”。在这里看全球卫生治理的新图景,那些来自中国的亮点就不得不说。
中国疫苗的救助
乙型脑炎病毒引发的儿童病毒性脑炎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肆虐,疫苗是唯一的希望。但是跨国医药巨头把持的乙脑疫苗动辄单价几十美元,很多发展中国家根本难以承受。
猜猜中国怎样帮助挽救那些东南亚贫困地区乙脑高风险儿童?高质量的减毒活疫苗,每剂0.45美元——这是疫苗援助组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给出的答案,也是中国惠及全球公共卫生的最新产品。
该组织首席执行官、流行病学家塞斯·伯克利在日内瓦总部说,2014年4月,老挝成为首个引进中国乙脑疫苗的国家,当年年末就有160万婴幼儿接种。
据“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的乙脑援助项目统计,共计2770万剂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乙脑疫苗正在或即将提供给尼泊尔、柬埔寨、缅甸等亚洲国家,保障下一代的安全。
“中国疫苗价格低廉。总体上,我们(采购)的疫苗比西方疫苗便宜90%至95%,”伯克利说。
中国疫苗能走向世界,也少不了“合格证”。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体系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大批量药品采购的最重要参考。对疫苗认证来说,世卫组织规定,疫苗预认证首先需要国家的监管体系得到世卫组织认可,然后其生产的疫苗才能进入产品认证的环节。中国疫苗监管机构首先于2011年3月被认定符合世卫组织疫苗监管监督的各项标准。2013年10月,中国生产的乙脑疫苗首次通过了世卫组织的预认证。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我们看到了中国供应全球公共疫苗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些疫苗能帮助应对包括黄热病、埃博拉在内的紧急疫情?!?/p>
应急援助的价值
?。玻埃保茨辏2├《驹谖鞣羌改谘?、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野火燎原般蔓延,世界谈“埃”色变。面对疫情失控,有西非邻国封闭了边境线,有国家取消了往返西非的民航与货运往来。
危难之时,中国是最快伸出援手的伙伴之一。在这场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对外医疗援助中,中国提供了价值1.2亿美元的物资和资金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专家赴疫区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医疗体系脆弱,正是西非三国无力应对埃博拉疫情的教训。为此,中国在利比里亚建设了高质量的埃博拉诊疗中心,在塞拉利昂建设了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在非洲9国帮助培训了超过1.3万名当地医务人员。
伯克利说,面对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威胁,每个国家都需要有研究疫情、采集和检测样本、提供对策的能力?!坝畔冉⒐惴焊哺堑那苛σ搅莆郎低?,中国的这一概念可追溯到‘赤脚医生’年代,这才是世界所需要的卫生系统”。
自“非典”疫情后,中国卫生应急能力迅速升级。在2016年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成为首批3支通过世卫组织认证评估的国际应急医疗队之一。在后埃博拉时代里,中国的专业卫生应急经验与模式值得各国借鉴。
传统医药的智慧
古老的针灸铜人是数千年中国传统医药的象征。在21世纪,针灸铜人还能发挥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通过当代科学家发掘整理、去芜存菁,中国传统医药的智慧将造福全世界。
中国首位荣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药学家屠呦呦,带领团队从中国古代医药典籍中获得灵感,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在治疗疟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让更多非洲民众免受疾病之苦。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起,被誉为“中国神药”的青蒿素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挽救了约150万人的生命,约2.4亿人受益。屠呦呦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世卫组织传统医学与补充医学处处长张奇说:“中医药不仅在控制慢性病症状、初级理疗保健中发挥作用,对医学创新也具有非常大的价值。目前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西药来自于植物,在开发新药之前就作为传统药物应用,青蒿素就是这样。”
同样是受到中医典籍的启发,根据以毒攻毒、用砒霜治疗恶疾的传统医学经验,中国科研人员确认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白血病,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ǎ粒校贪籽。┗颊咝Ч詈?。这种疗法将APL白血病的5年治愈率提高到90%以上,成为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蛐碚饩褪侵泄乱桓雠到奔侗鸬姆⑾帧?/p>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健康福祉是永恒的话题。如何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承担责任和义务?如何树立典范、提供智慧、贡献力量?中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