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6月27日电(记者李双溪)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五月,郑德荣逝世。当我接到采访他先进事迹的通知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就是曾经写毛泽东思想概论教材的那位大师吗?”
采访中,郑德荣的学生和家人告诉我,他去世的前几天,在病床上还惦记着要参加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我就在想,是什么让他在学术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是什么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牵挂着还未召开的学术会议?是什么让他拥有如此淡泊的财富观、超脱的生死观和高尚的价值观?
随着采访深入,我心中逐渐有了答案。
郑德荣身上那种特有的红色气质与新华社谱写的一系列典型人物焦裕禄、孟二冬、黄大年一脉相承。
是什么让他这样忠诚于党的事业?品读郑德荣过去说过的话语,我找到了答案?!肮ぷ餍枰?,就是我的志向。做什么爱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闭钦庋岫ㄖ醋诺男拍?,支撑着他矢志不渝地研究党史,让他的学术研究始终与党的建设密切相关,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紧密相连,与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一致。
郑德荣一直很忙,忙得连自己喜欢的下棋都觉得是浪费时间,他平时的爱好就是看书做学问。他常说:“我受党的教育多年,毕生的追求就是用自己的所学为党、为国家多做贡献?!闭浅鲇谡庵指叨鹊恼卧鹑胃泻蜕缁崾姑校5氯僭诟吡涫?,依旧坚持到各地进行宣讲活动。每次有纪念活动时,很多基层单位邀请他作讲座,他能多去一个地方,绝不少去一个地方。
是什么让他一辈子醉心于党史研究?了解他的生平后,我找到了答案。少年时的郑德荣,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这让他体会到了亡国奴的耻辱和痛苦。读书求学时,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他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将研究党史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
数十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他始终不忘“初心”,在大是大非面前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让自己的学术成果为党和国家的需要服务。
?。玻笆兰停福澳甏?,学术界和社会上出现了对毛泽东思想的一些模糊认识。他于1981年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将毛泽东思想研究从语录式、口号式的说教,转变为体系化、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说服力的成果,澄清了学界的模糊认识,正确引导了社会思潮。他的研究有时代高度、理论深度、实践温度,其学术观点影响了几代人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是什么让他用生命诠释了大爱师魂和师德典范?采访他的学生后,我心中逐渐明朗。
很多学生回忆,非常难忘郑德荣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他的第一堂课从来不急于讲授专业知识,而是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他谆谆教导学生,“不仅在业务上要使自己成为国家的高级人才,更要在政治上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使自己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对自己的学生,他格外地用心。当学生的父母身患重病时,他会多次打电话悉心问候;学生去家中请教,他会准备热腾腾的豆浆或清爽的西瓜;郑德荣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如同对自己的孩子。
?。叮纺甑慕淌橛松?,郑德荣培育的一批又一批学生成长为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理想、勤奋、毅力、进取”是郑德荣的座右铭,他将这八个字贯穿于生命的始终。
郑德荣为理想信念而奋斗拼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一颗闪闪发光的心对生命价值作出了完美的诠释。
-
追记东北师大原副校长郑德荣:忠诚,写在信仰的旗帜上
郑德荣在东北师范大学校门前留念(1985年6月21日摄)。他,就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红色理论家”的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郑德荣。2018-06-27 08:52:00
-
用一生践行信仰——家人、学生追忆郑德荣
郑德荣常对学生说,广博的知识是一种潜在的能力,研究党史,不能只局限掌握党史知识,还必须掌握与之关联的中外近代史、现代史以及哲学、外语等。同时,必须占有第一手资料,才有发言权。2018-06-26 15:17:31
-
高擎信仰之炬——追记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郑德荣
去世前还在认真准备论文,悉心听取学生谈学习心得,谆谆教诲学生……92岁的郑德荣将生命誓言履行到最后一息。2018-06-25 14:35:46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