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2月1日电 八桂儿女传:陈保善把论文书写在大地上
新华社记者曹祎铭
“一株农作物的背后往往是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又牵连着千万户农民家庭的命运。我作为植物病理学科技人员,要把知识与产业结合,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广西首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び肜霉抑氐闶笛槭抑魅纬卤I扑?。
陈保善1959年出生在广西一个普通的壮族农民家庭。体会过务农的不易,他心底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能力。1978年高考,陈保善被原广西农学院植物?;ぷㄒ德既?,这成为他此后几十年事业的起点。
1985年,陈保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到澳大利亚和美国深造。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他在低毒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分子机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等领域的研究走在国际前列,这些研究成果论文先后在《科学》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
1999年,陈保善辞去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职位,放弃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举家回国,到广西大学工作。当时许多人笑他傻,陈保善说:“国家需要,我就应该回来?!?/p>
回国后,在条件相对简陋的情况下,陈保善开始了科研工作。经费有限,就请工人按他设计的图纸做实验台;没有光照培养箱,就自己做个小架子,装上几支光管,再加一台风扇吹风散热……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陈保善领导研究小组成功建立起研究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全新实验系统,使我国在该领域有了一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研究平台。
“农业科学需要贴近生产,研究人员必须多到田间地头去才行?!弊魑幻┮到萄Э蒲腥嗽焙椭脖W遥卤I瞥K?,他的论文就应该书写在土地上。
2009年,广西象州县一个有多年种植历史的大型桑园出现桑树连片枯死现象。经过取样和实验室分离鉴定,陈保善发现并确认了一种新病害,根据他提出的防控方案,当地桑树连片枯死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从指天椒、桑树、到甘蔗、水稻,只要广西某种农作物出现病虫害,陈保善都会第一时间关注、及时分析研究并积极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回国近20年来,陈保善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课题和广西重大创新计划课题等30多项,在真菌致病机理、水稻病毒病防控、桑树病害防控、薯类作物高效绿色生产、糖料蔗全程健康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部分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