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2月18日电(记者邹欣媛、孙天朗)正月十五看花灯。41岁的苏江鱼今年不仅天天“看花灯”,还跟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花灯“出游”了?!巴獾囟┝嘶?,我们被外派负责组装、拆卸,这几个月已经跑了四五个城市。”他说。
苏江鱼的家在宁夏西海固隆德县,这里山大沟深,百姓的日子并不宽裕,但花灯、社火等民俗活动远近闻名。每逢元宵佳节,会做花灯的村民自己动手图个热闹,苏江鱼是村上为数不多掌握这门技艺的人,虽说多门手艺多条路,可做花灯不能养家糊口。
“原来父母身体不好,为了照顾他们和孩子,我只能在县城周边打零工,经常找不上像样的活干?!彼战阄弈蔚厮?。
生活终于有了转机。隆德县去年引进一家花灯公司进驻产业园区,苏江鱼进车间不到一个多月提升为班长,管理20多个人?!拔沂枪镜牡谝慌惫?,公司领导听说我会做花灯,专门找我来试试?!彼战闼?。
走进隆德县正观花灯工艺有限公司的车间,龙、小猪、神话人物等造型栩栩如生。工人们正忙着扎胚、焊接、裱糊,一根根铁丝、一块块彩布经过他们的巧手,很快幻化成立体的花灯。
苏江鱼没有想到耍着玩的手艺能成赚钱的营生。他告诉记者,早些年特别喜欢花灯,常和村上的手艺人学,有空就动手做做,一直坚持着。
“如果没有坚持恐怕现在还在打零工。”苏江鱼庆幸地说,以前在建筑工地干重体力活,夏天干半年,冬天歇半年,岁数大了越干越吃力。手艺活不一样,全凭动脑子多琢磨,有经验的老师傅反而更受欢迎。
这几天一批花灯销售到内蒙古包头市,在隆德车间赶工的苏江鱼又被外派负责组装和拆卸了?!敖衲旯径┑シ肆饺?,外派的活儿特别多,花灯不仅要卖出去,还要保证亮起来,这一行也有‘售后’服务?!彼?。
隆德县六盘山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杜斌说,近年来,隆德县以产业园区为平台,把企业引进来,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再让产品走出去,以产业化来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同时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文化产业也成了脱贫的重要途径?!甭〉孪卣刍ǖ乒ひ沼邢薰咀芫碚怨K?,公司改变了以往的作坊式生产,组织技术骨干外出学习,邀请外省花灯艺人来指导,从设计制图到流水线作业,实现花灯批量生产。今年不少商家慕名而来,订单量已突破千万元,花灯远销甘肃、内蒙古、福建等地。
“目前,公司除了解决112人就业,还为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岗位,有10人已经脱贫了。”赵国福说。
“去年日子变化最大,我买了辆小汽车。有了车,和花灯一起走出去就更方便了?!彼战阈ψ潘担痈湛济刻炝旃ぷ实牧愎?,变成现在每月工资5000多元的技术骨干,心里安稳多了。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