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万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
新农人,的确能
核心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新型职业农民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目前,这些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在全国各地挥洒汗水,用知识和技能带动更多村民共奔致富路。他们有的创新经营模式带动村民一起富,有的发展新的种植技术惠及贫困户,有的找准新方向在荒滩上种出了绿色农产品,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动能。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人。据统计,目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体规模超过1500万人,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的亮点。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加速涌现,规模初显,“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有了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返乡创业,规模经营
专业农场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开山屯镇船口村,一提到玄熙楠,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85后年轻人,既是乡亲们眼中的“能人”,也是他们心中的“领头人”。
2014年,在外创业有成的玄熙楠回到船口村时,发现村里的青壮年多数出去打工,农民的种植方式还比较落后,多数村民收入微薄。几经考虑后,玄熙楠决心回村里再创业。
2015年,玄熙楠利用在外打拼积累的资金及申请的贷款共175万元,承包了村里的67公顷土地,购买了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等农机具,创建了熙楠玉米种植专业农场。
然而这第二次创业,远没有第一次来得那么顺利。创业初期,玄熙楠遇到了各种问题:玉米种子选择不当、技术不熟练、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结果是产量下降?!罢饽昵崛伺率窃谕饷娲昧耍静欢谑露税?!”乡亲们的质疑声蜂拥而至,就连父母也不能理解他为什么放着已初具规模的事业不干,偏要回到村里创业。
“年轻人就该坚持自己的梦想,既然选择了,就要咬着牙干下去!”玄熙楠顶住压力,总结教训。对于自己农业技术方面的欠缺,他除了走到田里为玉米打药、施肥、除虫,余下来的时间就到网络上、书本中学习查阅相关品种选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每天坚持写读书笔记,不懂的就请教种植大户,咨询推广站的技术员。为了打开市场,他还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多渠道解决销路问题。
努力没有白费,第二年,农场就创造了销售额130万元、纯收入60多万元的骄人“战果”。
致富不忘众乡亲。玄熙楠主动把村里很多困难户招入到了专业农场,让他们以土地入股,还免费为他们提供农机。在玄熙楠的示范带动下,更多村民也开始发展规模经营,并希望加入他成立的专业农场。目前,玄熙楠经营的专业农场面积达到215公顷,拥有各类农业机械8台套,年产玉米240吨、水稻120吨,年收入300多万元,成功带动周边50多户村民增收。
2016年村委会换届选举,玄熙楠以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要让农民手中的土地价值实现最大化,让乡亲们的腰包再鼓一点,生活再富一点!”玄熙楠说。
绿色农业,科学种植
延伸产业链惠及贫困户
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的五阳湖畔,花迹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园区里一派繁忙。在67亩地的园区内,9个大棚依次排开,除了一个大棚作为机动棚种植小西红柿等水果外,其他8个棚都是葡萄棚。不同于传统葡萄长在地里,这里的葡萄长在控根器里。
“这些葡萄都是绿色有机食品,市场非常好?!?花迹农业总经理光蕊说。
今年30多岁的光蕊,从小生活在城市,是南京理工大学高材生。看准了绿色有机农业的前景,打拼多年一直寻找突破的光蕊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她决定放弃安逸生活,选择成为一位新型职业农民。
“这是2016年我们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合作的根域控制种植技术,填补了山东省果树种植的技术空白,这种技术节水节肥、防涝、防土壤板结,而且美观,适合发展采摘游?!惫馊镅杂锢锍渎院馈4笈锬谌坎捎帽N卤?、卷帘机、水肥一体化灌溉、控温炉等先进设施,并采用物理防虫法。
这样与众不同的种植模式,也让附近村庄的农民惊讶不已。石马镇桥东村村民李玉珍就是其中一位,他年轻时曾担任生产队队长,带领农民种的是西红柿。
“那时候都是大水漫灌,现在是水肥一体化,用的都是有机肥、水溶肥;那时候都是露天种植,只能根据季节生长,现在通过控温可以改变西红柿的生长周期;那时候西红柿长病没有别的办法就得打药,现在坚决不用农药,全是物理防虫……”李玉珍笑着说,这些创业青年了不起,他们的种地法子和老法子的不同能说上一天一宿。
在科学种植的指引下,光蕊的葡萄田园还延伸产业链,培育起了白星花金龟,这种虫子能消化大量的玉米秸秆,成虫后又可成为药材,既延伸了花迹农业的产业链,又是一个扶贫项目,无法外出的贫困户可免费领种虫回家养殖,长大后光蕊全部回收。
光蕊获评博山区“十佳新农人”称号。博山区委书记刘忠远说,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有坚强的人才支撑,近年来市、区都相继出台了引进人才新措施,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实行“零门槛”落户,对其创业载体给予租金补贴和提供团队创业场所。
调整结构,引入新品
大荒地村没有了荒地
在云南昆明东川区小江河畔的大荒地村,有一片多达几百亩地的火龙果园。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片区域因为气候干旱,还一直是无人打理的泥石流荒滩地。这片果园的主人徐庆,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作“小龙女”。
2013年,怀揣着美好向往,这个年轻的姑娘辞职来到东川区的荒滩,将这里作为实现自己田园梦想的“试验田”。
创业伊始,徐庆多方学习,为农业种植进行知识储备。为了取经,徐庆赴广东、广西等多地调研。在仔细分析研判后,红心火龙果成为徐庆的首选?!疤鸲雀摺⑺肿?、营养价值高,昆明还没有这项产业,种植成功的话,在当地就会很受欢迎。”徐庆说。
看准了红心火龙果的市场价值和东川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徐庆从村民手中流转了110亩土地用于种植。2014年5月,第一批火龙果就成功挂果。尝到甜头的徐庆在2015年又承包了400亩荒滩准备开发种植火龙果,目前改造完成200亩,都已经种上了果苗。
“这些都是没有打过农药的,我想把更健康的火龙果送到消费者手中。”对于种植理念,徐庆有自己的想法,“坚持绿色种植,通过研究火龙果生长习性,釆用物理防治方法严格控制植株病虫害发生?!?/p>
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不同,徐庆火龙果基地中60%的产品是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20%供消费者进行果园采摘,20%用于加工成火龙果果酒?!暗缟唐教蟮乩┐罅宋颐堑氖谐。逖槭降墓安烧樗孀旁嚼丛交鸬南绱逵我仓鸾コ晌颐堑囊桓鲋匾龀さ?。”徐庆介绍,“多渠道的销售模式为我们将来扩大种植规模奠定了基础,发展加工延伸了农产品产业链,走出了打造品牌的第一步。”
因为火龙果非常适合在东川的半山区和河谷地区种植,这片种植基地的成功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方向。
徐庆介绍,火龙果亩产2000公斤,按照现有的销售模式,每公斤售价为10元左右,亩收益两万元,纯收入能够达到8000元。村民们把土地统一出租,还在果园里打工挣钱,大荒地村没有了荒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果园村。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
?。钦?李家鼎 潘俊强 李茂颖? 制图 张丹峰)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