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暴发的新冠肺炎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这对每个人的个人防护以及健康生活习惯养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
个人防护需谨慎
如今,复工复产复市已经有序展开,公园、体育场馆陆续开放,踏青、游园的人越来越多。但疫情尚未过去,仍要“不松懈、不麻痹”,去公共场所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吴立明表示,公共场所人员相对聚集,务必做到4点要求:一要配合管理方查验和测量体温。二要勤洗手,也可随身携带免洗手消毒剂,以便在无法洗手的情况下保持双手卫生。三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咳嗽打喷嚏礼仪,不随地吐痰,不触摸眼口鼻。四要不扎堆,与人保持社交距离,牢记“距离产生美”。
吴立明认为,公共场所的实际情况也不一样,不同场所要注意一些具体事项。
健康生活有讲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在强化个人防护的同时,也为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带来契机。早在2月23日,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上海市文明办、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向全体上海市民发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无论是在饭店还是在家就餐,都要为每一道菜准备公筷公勺,饭店更要主动提供公筷公勺。
吴立明表示:“改变老祖宗几千年的用餐习惯,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既要选择时机,更要讲究策略、注重方法。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应该移风易俗、开风气之先,抓住防控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机,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推广公筷公勺,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p>
上海市疾控中心危害监控所食品安全科主任刘弘也表示:“提倡公筷公勺,可以减少交叉感染,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避免食源性传染病。此次新冠肺炎虽属传染性疾病,但它的传播途径非常多,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传播过程也很复杂,因此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同样可以减少病毒侵入?!?/p>
倡议提出后,也有市民留言:“公筷太麻烦,而且容易搞错?!薄肮甓嗳四?,也容易交叉感染,不如分餐,各吃盘中菜?!闭攵哉庑┮苫?,吴立明说,分餐制虽好,但不完全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在用餐者面前放两双筷子,进餐过程中很容易搞混;而在餐桌上多放些公筷公勺,也容易搞混。因此,直接在每一道菜上加公筷或公勺,更具有可操作性。
刘弘还表示,疫情也是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绝佳契机。无论食源性传染病,还是呼吸道传染病,勤洗手都是值得反复提倡的生活方式。饭前便后洗手,戴口罩消毒等,对当下疫情防控乃至后续长远防病都有好处。(记者 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