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琉瓦,雕梁画栋,有进有厅,气派非凡……走进和平古镇,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一条长达600米的青石板街贯穿南北,街巷两侧的数百栋明清古建筑鳞次栉比,处处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气息。徜徉其间,古人的生活印记历历在目,仿佛让人回到了那段尘封已久的旧时光。
地处闽北的邵武和平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200多栋明清民居建筑,被业内人士誉为国内“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纵然如此,在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下,曾因地理位置优势而商贸发达、辉煌一时的和平古镇,一度饱受“脏、乱、差”的困扰,陷入濒临破败、萧条的窘境。
编制古镇?;び肟⒐婊⒍怨琶窬咏惺沾⒑托奚?、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近年来,当地政府部门秉持?;び畔鹊睦砟?,对古镇进行适度旅游开发,不仅让古朴幽静的古镇样貌得以保留,也为这座千年古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悠悠古镇承载千年记忆
和平镇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和平,古亦作“禾坪”,取地势平坦和盛产稻谷之意。历史上入闽三道之一的古隘道——“愁思岭”在和平镇境内,中原人士多经此隘道进入福建,带来中原文化,在八闽大地繁衍生息,开拓发展。
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和平成为闽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兵家要地和商贸集镇。据《邵武文史资料选辑》记载,早在五代后唐天成元年(926年),和平就已形成街市,五天一圩,商贾云集,附近府县和福州、江西等地都有大量客商前来进行纸业、笋干、茶叶、粮食等商品贸易,故宋以后和平又被称为“旧市街”。
直到晚清时期,和平的商贸和经济还依然十分繁荣。因其主街是集市贸易街,每逢圩日赶圩者达五六千人之众,一度造成拥挤和秩序混乱的局面。清道光三年(1823年),为整顿集市秩序,当地官员曾对街道进行修整,并在旧市街口立禁碑:“此处狭窄,上下人多,两边不许堆积卖物,违者公罚?!?/p>
商业的繁荣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兴盛。由后唐工部侍郎黄峭退隐后创办的“和平书院”是闽北地区最早创建的书院之一,不仅在当地开创了宗族办学的先河,更营造了和平千余年来读书求学、重视教育的氛围。
“宋代理学家朱熹、杨时都曾在和平书院讲学?!焙推秸蛟虺ふ陆趸?,和平素有“进士之乡”之美誉,自开科取士以来,和平书院共培养进士137名,明清时期的“贡士”、太学生更是不胜枚举。
除了“和平书院”之外,时至今日,和平古镇内还保存大量文物古迹:有明末抗清军事家袁崇焕题额的“聚奎塔”,有李、黄、廖三姓氏的五座“大夫第”,清朝乾隆年间设置的“县丞署”旧址,以及岐山公祠、丁氏公祠、司马第、天后宫、恩魁等200多栋典型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和平古镇的建筑保留得不错,整个建筑格局,建筑的风貌遗存基本完整,价值比较高,文化积淀深厚。”在走遍古镇的每个角落后,历史名城?;ぷ?、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说,和平古镇拥有全国少有、保留数量最多的古民居群体,堪称古建筑的“活化石”。
不仅如此,和平镇还是一个罕见的城堡式古镇。据当地史料记载,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为抵御匪患,和平镇建设了城堡,在东南西北四方都建有城墙,每座城门上还建有用于瞭望的谯楼。
“与官方修筑的城墙不同,和平城堡系民间自发集资建造,城墙体就地取材以河卵石砌筑,极富个性和特色。”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袁书琪说,城堡内的青石板主街和纵横交错的卵石巷道,加上星罗棋布的明清民居建筑,形成一个城堡式的大村镇,“村落整体性很强,全国罕见”。
“像呵护眼睛一样爱护古镇”
往事越千年。伴随着陆路交通的日益便捷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平古镇慢慢繁华难续,一度归于沉寂。
“2000年前后,大量的年轻人外出谋生,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在村里?!焙推秸蚝推酱逶逯樘浪久魉担耸?,由于年久失修,古镇内一大批古建筑群濒危,房前屋后更是垃圾遍布、污水横流。
为改善居住条件,一部分原住民选择“逃”到外地,或去县城置业,或移居搬到别处。
“当时大家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多数人守着老屋却没钱修缮,只能眼睁睁看着房子破败下去?!被匾渫?,在古镇经营游浆豆腐坊的“老和平”黄孝廉至今仍印象深刻:村里几乎看不到什么年轻人,自家的豆腐越来越不好卖,不少临街店铺空置,就算能租出去,每月的租金不过三四十元。
和黄孝廉一样的老和平人,期盼着改变。
一切改变,要从一个人的到来说起。亲眼见证千年古镇华丽转身的章锦华说,2002年4月8日,时任福建省政府主要领导到和平古镇考察,提出了“旅游兴镇”的设想,并叮嘱地方干部要“像呵护眼睛一样爱护古镇”,为古镇的?;た⒐ぷ鞣诵碌钠??!按幽且院螅推秸虮浠痛罅?,一年一个样。”
古镇?;た?,规划先行。为此,邵武请来了全国顶级专家——阮仪三教授团队为古镇做规划。从2002年10月起,经过八个多月连续作战,《和平镇?;び胝喂婊贰逗推焦耪蚵糜畏⒄棺芴骞婊纷钪粘雎蛟旃派畔愕暮推焦耪蛑该髁朔较?。
将供电、电视、通信等线缆下地,对古民居进行立面改造,重建南门谯楼,整修古街及巷道路面,修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游客服务中心……为加快实现“旅游兴镇”设想,编制规划之余,当地还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持续开展古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古民居收储和修缮等工作。
“目前已收储明清古民居271栋,并优先对30多栋具有文物及旅游开发价值的古民居予以修缮?;?。”和平镇党委书记吴跃辉说,为破解古镇?;ぷ式鹌烤保?011年以来,当地充分利用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相关政策,累计投入近4亿元推进古镇?;た?,使得古镇古民居原貌得到有效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为破解古民居?;と狈Υ衬芄で山车奈侍?,当地还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浈等专家的指导下,组建了邵武市禾坪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古建筑修缮工作。公司负责人赖建平说,自2013年成立以来,公司已成功对古镇内的70多栋古民居进行了修缮,并培养了数十位有志于从事古民居修缮的泥瓦工和木匠。
政府大力推动古镇保护的同时,当地群众对古民居的?;ひ馐兑舱谥鸩皆銮?。
漫步古镇,宗族祠堂、古宅随处可见,整饬一新的黄氏大夫第、廖氏大夫第等古民居气势恢宏,风采不输当年。和平村村民黄贤文说,为了?;ず霉琶窬?,一些村民纷纷自发捐款进行维护、修缮?!昂推焦耪虿唤鼋鍪俏颐堑募?,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产。守护好这里的一砖一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气渐聚 古镇在慢慢复苏
在和平戏院观赏、体验傩舞表演;到和平书院聆听、感受文化历史;在县丞署体验清官断案;品尝鲜嫩可口的游浆豆腐;体验插秧、拾稻、抓鱼等农家生活……如今,和平古镇的名气越来越大,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吴跃辉说,近年来,到和平古镇旅游的游客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2019年,通过自驾游、团队游等方式来和平古镇旅游的游客数量超过30万人次,给古镇带来了600多万元的门票收入。
“一到这里就感觉特别安静,时间好像都变慢了。古宅、古树、古巷、古井,仿若一幅恬淡清雅的山水画?!倍啻蔚胶推焦耪蛴瓮娴墓愣慰土跷乃担诠耪虻慕滞纷咭蛔?,听一出戏,看一场傩舞,不仅能感受到古镇宁静质朴的生活,更勾起了内心对“岁月静好”的向往。
游客的到来,正在让这座千年古镇重新焕发出生机。
一些村民从旅游业中获得了工作机会。“这份职业既能宣传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每个月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8年前,和平村村民黄学义放弃竹制品企业车间主任的工作,来到了和平古镇景区当了一名导游,如今已经担任景区旅游公司副总经理?!肮鞠钟?0多名员工,绝大部分是本地人?!?/p>
一些村民则从旅游业中分了一杯羹?!敖稚鲜宓本嫡?,游浆豆腐百年酵?!鼻宄渴狈?,穿过古镇南门谯楼,踏着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古街,在巷子深处,游浆豆腐的芳香扑鼻而来。
“与卤水豆腐不同,游浆豆腐不添加石膏或盐卤,而是用陈浆作为酵母来制作?!弊魑推接谓垢俏镏饰幕挪家沾腥耍?0后”青年黄东华在继承父亲黄孝廉老手艺的同时,还将传统制作技艺从后堂搬到前台,增加游客的旅游体验,令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跋勘纫郧胺撕眉阜?,月收入一万多元不成问题?!?/p>
古镇旅游良好的发展态势,也燃起了一些青年返乡创业的热情。4年前,看到古镇变靓变美,不少游客前来游玩,在上海工作的危智诚马上回到老家。几年间,他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搞起了农家乐、稻鱼养殖、林下中药材种植,年收入超过100万元。“家门口能创业、可致富,既幸福又温馨?!?/p>
复苏的古镇还想走得更远。
2019年3月,为了进一步统筹推进和平古镇的?;た?,邵武市还专门成立了武阳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景区运营管理,对古镇景区周边的业态进行整合,加强营销宣传,不断提升景区规范化运营、管理水平。记者孟昭丽、张华迎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